事考面试

联系方式

    东台公考网

  • 电话:13615150218
  • 邮箱:391320136@qq.com
  • 地址:江苏省东台市海陵南路36号
当前位置 : 面试  >  事考面试  >  题库
2018年1月27日肥西县事业单位面试题及解析
编 辑 : 东台公考网 来 源 : 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 浏览量 :

 

第一题  当前社会已经从求温饱到求环保,求生存到求生态,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要点】

1.我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有所欠缺,如今已经从“求温饱”到“求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是发展理念的转变

 

2.发展理念的转变体现出社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山常在金银山,金银山前留青山。

 

3.光去“求”环保,“求”生态还不行,要真正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付诸行动。比如构建绿色化工业体系,有效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构建绿色化城市体系,以打造生态家园为目的,不断完善城市管理,高质量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构建绿色化治理体系,坚持把基本环境质量作为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

 

【亮点点拨】

1.第一题为政府认知题,答题注意要审题精准,所答即所问,知道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

 

2.该题需要考生一要能够发现问题,点明问题的本质;二要能够站在政府的角度去思考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义,注意使用领导人发言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三要站在政府角度,提出更加可行、真实、有针对性的做法。

 

3.第一题难度较大,考察考生对五位一体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与理解程度,思考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回答时可酌情放慢语速,特别是在引用领导人发言时,必须向考官精准传达,避免发生口误。

 

第二题 论语中曾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谈谈你平时怎么对待学习?

 

【参考要点】

1.先解释题干这句话,词句出自《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意思是说,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孔子说这句话,初衷是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2.回忆自己过去的学习时光,无论是积极的还是颓废的,有收获就总结,有教训就反思。但总体上要体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领悟到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列举伤仲永、闻鸡起舞等名人典故。

 

3.谈谈走向工作岗位后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工作与学习,谈一谈学什么(紧贴所报考的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怎么学(向书本学,向领导、同事学,向群众学等)

 

【亮点点拨】

 

1.这是一道职业认知题,考生需要对题干所给的句子进行解释,从而体现其对文言文具备一定的解读能力。

 

2.能够真实的向考官说出自己过去学习的经历,所获得的成长,向考官传达积极的正能量。

 

3.最后在谈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学什么和如何学,要尽量做到结构化表达,要使用逻辑词,比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第三题 我单位正在召开新闻记者发布会,突然有群众拉横幅并称我单位职工殴打他,发布会被迫终止,你作为现场负责人该怎么处理?

 

【参考要点】

 

1.作为现场负责人,要能沉着冷静,第一要务就是控制现场的混乱局面,避免出现事态恶化、矛盾升级的情况,应立即安排场务、保安等将上访群众与现场隔离,保护参加发布会的领导和记者,引导其有序撤离现场,前往发布会附近的接待室并妥善安置。

 

2.发布会现场清理完毕后,与上访群众进行沟通,了解情况、核实情况,并向领导第一时间反馈,服从领导接下来的指示安排,包括如何安置上访群众以及新闻记者发布会是继续还是改日。群众反馈的意见如果属实,要能够及时向群众表达处理相关责任人的做法及结果,并感谢群众对本单位日常工作的监督。

 

3.新闻记者发布会再次恢复之时,应简单解释本次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打消记者疑虑,避免出现不实报道。

 

4.对于本次突发事件,一是要及时反思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存在的工作失误,建立应急预案,二是对于单位职工打人情况,要在全单位内部进行工作作风的整顿;三是与媒体协作,做好危机公关工作。

 

【亮点点拨】

 

1.此题为突发事件处理题,相对前两题,在思考时间上要尽量压缩,从而让考官感受到考生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具备快速反应、思维成熟的优秀品质。

 

2.答题内容篇幅要尽量短而精,对于突发事件,明确任务的轻重缓急,酌情各个击破,在问题回答时少些套话,多些具体做法。

 

3.要能体现面对突发事件,短期化解当前矛盾,长期避免类似突发事件再次发生的思维。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 2008 - 2022     东台公考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5621号

垂询热线:13615150218    E-mail:391320136@qq.com

网站主办:中国 • 江苏 • 东台  王盛和公考研究辅导工作室